阿智的文章深獲我心ㄚ
重要的這不僅是理論的論述
而是理論與實踐經驗之間不斷辯證的自我反思
談諮商師的"社會參與"這個課題很大
在開南大學擔任諮商中心主任的兩年
我對主流諮商實踐的模式有了認識之後
也從我社會學背景出身的觀點對大學諮商工作模式有很深刻的反思 或說批判
我看到了主流諮商專業教育 訓練 與工作模式
在缺乏社會權力脈絡認識的所謂心理諮商專業思維的框限性
以及 甚至所可能造成的個案傷害 或 失去預防危機發生的先機
用了很多的力氣與我親愛的年輕諮商夥伴們溝通
逐步地將"關心個案社會脈絡的意識與能力" 融入個案諮商工作的歷程中
同樣的經驗
也發生在我來到藝術大學之後所感受到的"失去與社會連結的藝術專業的框限"
因此 這學期當我在課堂上開始與藝術大學的學生談 " 藝術人的社會實踐"時
果不期然的
也會有很嗆的學生直接反問"藝術家難道沒有耽溺的權力嗎"?
專業體制一旦建構完成 也就是在某個領域裡的知識權力宰制的開始
心理諮商專業是如此
藝術專業也是如此 醫學 法律...又何嘗不是如此
這是學術分化的大課題 我不想談
想說的只是 任何一個專業都無法獨力改善個人或是人類生活的處境
只有以全人為觀點的 真誠與不斷從多元角度反思的對話才有出路
所以
即便學生在課堂若隱若顯的反抗這個議題
然而 當他們真實的走進人的世界之後
當他們真實的握到痲瘋病老爺爺的手之後
生命就柔軟了 藝術家般的專業就不再那麼驕傲
去養老院的學生 都是音樂系學生
要能考進北藝大音樂系 當然也差不多就是所謂"頂尖"的學生了
她們說 : 我們也不是沒有作過沒錢的義演
可是都是有人派車來接送
然後就有人先說好要演出哪些曲目
去到現場 就是把被交代好的曲目盡力的拉好就是了
但是 讓她們自己去接洽這場小小的演出
第一次 開始在意老人家喜歡聽什麼
甚至 緊張到會拉錯音
這個意義就是 發展與人溝通與對話的能力
學習去聽觀眾心裡的聲音
心理沒有觀眾 或是說 沒有社會意識
這是長久以來精緻藝術界所框限出來的危機
'無法突破的創作困境' 正如同 '無法解決的心理困境'
有感而發
但是 這個學期我在課堂上勇敢的實踐--開始挑戰藝術驕傲
在學期末看到學生的成果與轉變
其實 也是為何志建昨天所看到的關於我這兩個月來的改變
跨界的學思與關懷
差異,是唯一的共同!變,是唯一的不變!我們在嘗試著一種究竟的行動。歡迎你的加入,讓我們在一起,相伴一段,成為伙伴!
一個女性學術工作者的生命裡,除了學與思之外,關懷與愛的經驗深嵌在理性所構築的學術世界裡。因為關懷,在理性與績效的學術世界裡,自我日常的生活衝突不斷;因為愛的連結,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裡有著對人的熱情。這些不斷對話中的衝突與連結不僅形構出我生命的紋理,更是自我與知識的對話。
一個女性學術工作者的生命裡,除了學與思之外,關懷與愛的經驗深嵌在理性所構築的學術世界裡。因為關懷,在理性與績效的學術世界裡,自我日常的生活衝突不斷;因為愛的連結,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裡有著對人的熱情。這些不斷對話中的衝突與連結不僅形構出我生命的紋理,更是自我與知識的對話。
1 則留言:
老師,好久不見。
我是藝大音樂系畢業第二年的學生,現在在美國念書。好久沒來這邊逛了逛,很懷念以前在藝大的生活,人真的事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。
最懷念的就是以前的通識課了,性別愛情與敘事,我記得以前是禮拜四早上八點半,死命都要爬起來上課。
我現在念的音樂院有一堂很有趣的課,Education experience program.我們必須去老人院及ㄧ些醫院或是孤兒院做音樂相關的表演,讓我真正體會到不一樣的世界,想更多還有更去在意要如何讓他們體會所謂的音樂。
很開心藝大的課越來越豐富及多元,也讓我們這些在外的藝大畢業生,總是嚷嚷者想念藝大,謝謝老師!!!
張貼留言